第六百二十九章 封狼居胥(三)-《乱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熊文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大量的人力,跑马测量土地,摸清了东胜地区的草场资源。

    在对东胜地区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后,熊文灿开始按照中原的习惯,申请成立了东胜府,东胜府之下,又划分为三个县,海塔县、东胜县、锡尼县,大致地域分布,恰好就是准格尔部、伊金霍洛部、杭锦部霸占的地盘。

    地域划定之后,熊文灿又开始着手建立各级政府机构,搭起了政府机关的架子。

    紧接着,熊文灿精心挑选了几块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,如东胜城周边、红碱淖湖周边、乌兰木伦河河谷附近等等。然后组织人员至朔州、西安、沁水大肆宣传,试图出售草场经营权。

    紧接着,熊文灿将张凤仪俘获的蒙古人彻底打散,按人口分以草场,每人两百亩,每年上缴相当于十只羊的税收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熊文灿通过各种渠道向草原宣传荆州方面在治理东胜地区的政策,宣称,凡是从青山、阴山周边返回东胜地区的牧民,所享受的待遇一如留下的蒙古人。

    在东胜地区,大约五六亩草场可以养活一只羊,两百亩草场,可以养活四十来只羊,足以让一人过上温饱的生活。若再勤劳点,通过剪羊毛获取另外一份收入,甚至有能力消费棉布、毛衣等高级货。

    显然,熊文灿的政策经过了严密的计算和论证。

    不说熊文灿在东胜地区上蹿下跳,四处招募商家及牧民,且说张凤仪在肃清了东胜地区的蒙古人后,稍事休息几天,便即率领武卫军团、郑嘉栋出东胜城,向北边的达拉特部进兵。

    军事是政治的外延,这句话在张凤仪征战青山时得到了完美的印证。

    熊文灿没有进入草原之前,准格尔部、伊金霍洛部及杭锦部的贵族们还希望着张凤仪的前进动力用完,自行退出草原,然后他们紧随荆州军之后,重新至东胜地区放牧。可是,当熊文灿的政策传至草原后,他们彻底惊呆了,除了愤怒还是愤怒。

    熊文灿在东胜地区出售草场、修筑东胜城,他们都不担心,大不了等以后大军退却之后,再去夺回来,即使一时夺不回来,也可以与汉人耗下去,直到汉人耗不起为止。可是,熊文灿推出的分草场之策,无异于彻底断绝了他们回到东胜地区的希望。

    三部的贵族们用脚都可以想到,他们手下的牧民十有**受不了诱惑,会偷偷地跑回东胜地区,然后被熊文灿纳入统治序列中,再被编入作战序列,将刀枪的矛头再指向他们。

    失去了草场,他们还可以去抢,去夺,如果失去了牧民,他们用什么去抢去夺?

    而且,三部的贵族还清醒地认识到,即便他们加强控制,阻止牧民逃至东胜地区,也无济于事。因为在草原上,蒙古人有数百万,熊文灿的政策迟早会传遍整个草原,他们挟制牧民不准去,不代表别的部落不会去,当别的部落填满了东胜地区的时候,他们要想再去攻击东胜地区,不仅会面临荆州军的反击,还会面临东胜地区新主人的拼死反击。

    退一万步讲,即便蒙古人不去,以汉人庞大的人口基数,想要填满东胜地区,也就是一条命令的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